当前位置:首页>快讯>正文

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重启引资本市场躁动 三国产能协同打开万亿新空间‌

时间:2025-04-06作者:周亮阅读:186分类:快讯

  

  2025年4月3日,随着中日韩外长会议六项共识的落地,资本市场掀起自贸区概念投资热潮。连云港、青岛双星等20余只概念股强势涨停,青岛港等港口股创三年成交量新高,折射出市场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强烈预期。

  二十年谈判破冰在即‌

  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首尔达成的六大合作共识,标志着停滞十年的自贸协定谈判迎来实质性转机。根据联合声明,三国计划在年内启动第16轮谈判,重点突破农产品、汽车、半导体等敏感领域市场准入。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,若协定落地,区域内90%商品将实现零关税,预计到2035年三国贸易规模可突破1.2万亿美元。

  海陆空通道全面激活‌

  作为协定最直接受益者,环黄海港口群已提前布局。连云港中韩轮渡航线单月集装箱量突破10万标箱,同比激增45%;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加速推进,设计年吞吐量提升至2800万吨。中创物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,正与韩国现代物流筹建中日韩跨境智能仓储系统,计划在仁川、福冈等节点城市布局5个枢纽仓。

  产业链重构暗流涌动‌

  制造业领域出现明显产能协同迹象。青岛双星轮胎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其新能源车专用轮胎对韩出口量环比增长70%;辽宁自贸区某韩资半导体企业将投资30亿元扩建12英寸晶圆产线。农业合作方面,山东寿光农产品交易所数据显示,对日韩蔬菜出口协议价较上月上涨12%,冷链物流订单排期已至6月底。

  金融服务破壁创新‌

  跨境金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,中国人民银行已批准青岛、大连等5地开展中日韩本币结算试点。截至4月2日,三大交易所中日韩ETF互通产品规模突破500亿元,较年初增长160%。值得注意的是,青岛金王旗下"众妆优选"平台开通韩元直付功能后,日韩美妆单日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。

  风险与机遇并存‌

  尽管市场热情高涨,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风险。当前三国在数字贸易规则、渔业资源分配等领域仍存分歧,且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对电动车产业链的补贴政策可能形成对冲效应。中信证券研报显示,相关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已达32倍,较行业均值溢价40%,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实质订单支撑的港口物流、跨境支付板块。

  据WTO最新评估,中日韩自贸区若全面落地,将催生涵盖25亿人口的超级经济圈,占全球GDP比重有望从24%提升至30%。这场持续二十年的马拉松谈判,正将东北亚经济格局推向历史性拐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