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盛顿时间4月2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行政命令,宣布建立“美国优先”关税体系,包括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10%基准关税,并对贸易逆差显著国家加征“对等关税”。这一被白宫称为“重塑全球贸易规则”的举措,随即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及金融市场剧烈震荡。
政策架构:双重关税机制
根据行政令,自美东时间4月5日00:01起,美国将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%基准关税;4月9日00:01起,针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排名前20%的国家(未公开具体名单),加征差异化“对等关税”。白宫声明强调,后者税率将基于“美国遭受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综合成本”计算,最终征收额度约为他国对美关税的50%。
豁免条款覆盖战略物资及盟友商品:
已受232条款约束的钢铝、汽车及零部件
金、铜、药品、半导体等54类战略物资
符合《美墨加协定》的加墨商品继续免税
全球反弹:多国酝酿反制措施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硬表态:“若美方执意推进,欧盟已备好涵盖300亿美元商品的报复清单。”其强调,单边关税将破坏WTO框架,加剧供应链动荡。
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“不会在主权问题上妥协”,加方正拟定对美农产品及制造业的反制关税;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警告,新关税或导致北美产业链“系统性崩溃”。
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则针对美方拟加征的医药制品关税直言:“我们不会用国民健康换取贸易妥协。”
市场震荡:股指期货应声下挫
行政令签署后两小时内,美股期货市场遭遇“黑色两小时”:
道指期货暴跌2.43%,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
纳指期货重挫4.35%,科技股成重灾区
纽约原油期货跌破83美元/桶,日内跌幅超2.5%
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,若关税全面实施,标普500成分股企业利润率或压缩1.2-1.8个百分点。
经济争议:增收预期与通胀风险并存
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声称,新政有望“每年为联邦财政增收1200亿美元,并创造35万个制造业岗位”。但彼得森研究所模型显示:
10%基准关税将使美国核心CPI上升0.7%
中产阶级家庭年均支出或增加2300美元
全球供应链重组成本或达7000亿美元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格奥尔基耶娜紧急发声,呼吁各方保持克制,避免“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贸易收缩”。
地缘博弈:豁免清单暗藏玄机
分析人士指出,豁免清单中半导体、药品等关键领域,实为美国供应链薄弱环节。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霍默·亨茨认为:“这暴露了美国在高端制造和基础材料领域的对外依赖,关税武器实为双刃剑。”
目前,WTO已启动紧急磋商程序,中国、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尚未作出官方回应。这场以“对等”为名的关税风暴,正将全球贸易体系推向未知水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