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日,A股市场迎来关键信号: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9745亿元,自1月13日以来时隔50个交易日后再度跌破万亿大关,创下年内成交额次低纪录。这一量能变化与1月市场底部形成“双底呼应”,引发投资者对修复行情持续性的担忧。
关键数据:年内次低量能对标“1月市场底”
成交额对比:本次9745亿元成交额仅次于1月13日的9670亿元,两者差值不足80亿元,量能萎缩幅度接近年内最低水平。
缩量速度:相较前一交易日,4月2日成交额骤降1578亿元,单日缩量幅度达14%,市场交投活跃度呈现断崖式下滑。
时间窗口:50个交易日的万亿成交平台被打破,意味着自年初流动性回暖趋势出现阶段性逆转。
市场观察:修复动能衰减 变盘压力陡增
从历史规律看,量能持续萎缩往往与市场底部构筑相关联。1月13日成交额触底后,A股曾展开为期2个月的反弹,期间累计涨幅超15%。但此次量能二次探底,显示增量资金入场意愿不足,前期反弹主力板块面临获利回吐压力。
部分机构指出,当前市场面临双重考验:一方面,宏观经济数据改善幅度弱于预期,压制风险偏好;另一方面,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,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规模扩大至百亿级别,进一步加剧存量博弈格局。
投资者策略:防御情绪主导 静待方向选择
面对量能异动,短期市场或进入震荡整固期。多家券商建议关注两类信号:一是成交额能否快速重返万亿并站稳3个交易日以上,以确认流动性修复;二是权重板块能否止跌企稳,防止指数破位引发技术性抛压。
截至4月5日,沪深300指数仍在年内波动中枢附近徘徊,市场多空分歧显著加剧。分析人士提醒,若未来一周量能无法有效放大,不排除指数回踩1月低点的可能性,届时需警惕流动性风险向中小盘个股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