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省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,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(管)委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:
为切实提升城镇住宅工程品质,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隔音、串味、渗漏等质量问题,现就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如下:
一、强化全周期质量管控
(一)严格执行新建标准体系
自2025年《住宅项目规范》GB55038实施起,新建项目须全面执行隔音、防串味、防水等强制性标准。严禁设计单位以"优化设计"名义降低标准,施工单位不得违规变更施工工艺。
(二)深化施工图审查机制
重点审查三大技术要点:
隔音设计:采取主动降噪与被动隔声双重措施
防串味系统:细化地漏、排烟道、存水弯等关键节点设计
防水体系:落实"防排结合、以排为先"原则,完善排水设施
二、建立建材质量追溯机制
(一)严控关键材料质量
对门窗、地漏、防水卷材实行分级抽检:
基础抽检比例提升至常规项目的150%
发现不合格批次立即启动扩大检测程序
建立建材质量黑名单制度,清退不合格产品
(二)推行"盲样检测"制度
检测机构实施现场随机取样,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样本可追溯性,杜绝送样造假行为。
三、实施工程性能实测制度
(一)分项性能检测要求
竣工验收前须完成:
隔音检测:门窗隔声量≥30dB,楼板撞击声压级≤75dB
防串味检测:排烟系统气密性达二级标准
防水检测:闭水试验时长延长至48小时
(二)质量信息透明化
检测数据须载入《住宅质量保证书》,作为交付必备文件向业主公示。
四、构建信用惩戒体系
(一)建立质量行为档案
对参建单位实施"三挂钩"管理:
质量事故与资质年审挂钩
违规记录与招投标资格挂钩
信用评级与工程担保费率挂钩
(二)实施联合惩戒机制
对严重质量问题责任主体,依法采取市场禁入、从业限制等措施,并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公示。
五、推进技术惠民工程
(一)组建专家智库
各省设立住宅质量技术研究中心,开展区域性质量通病攻关,2025年前形成地方技术导则。
(二)推广实用技术
建立"住宅质量提升技术库",重点推广同层排水、装配式防渗漏等8类适用技术。
各地应建立专项治理工作台账,每季度上报整治进展。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,我部将开展专项督查,确保"交付即合格"承诺落实到位。
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