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华盛顿综合电)据白宫消息人士透露,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紧急召集国家安全团队,就伊朗核谈判策略展开激烈辩论。随着美伊第二轮谈判临近,特朗普政府内部在是否作出关键让步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。
【内阁分歧白热化】
在战情室会议上,以副总统万斯和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为代表的外交派主张,通过适度让步促成新协议。威特科夫提出可允许伊朗保留3.67%丰度铀浓缩活动,该数值正是2015年伊核协议的核心条款。这一建议引发强硬派强烈反对,国务卿鲁比奥和国安顾问华尔兹坚持维持极限施压政策,要求完全废除伊朗核计划。
【总统立场摇摆不定】
特朗普在会议中展现出矛盾态度,一方面宣称"相信外交手段",另一方面又威胁军事打击。这种政策模糊性导致谈判团队难以确定统一立场。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回应媒体时,继续强调"极限施压与对话并行"的双轨策略。
【谈判进程波折频现】
尽管首轮谈判被美方评价为"积极",但具体安排仍存变数:
谈判地点在罗马与马斯喀特间反复变动
阿曼苏丹突然介入斡旋
意外曝光的"走廊外交"事件:威特科夫与伊外长阿拉格齐在阿曼的"偶遇"被证实为精心安排
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谈判持审慎态度
【技术争议与地缘博弈】
当前谈判焦点集中在:
铀浓缩丰度上限(3.67% vs 20% vs 60%)
核查机制透明度
弹道导弹研发限制
制裁解除时间表
值得关注的是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与特朗普会晤时,仍坚持要求彻底废除伊朗核能力,这与美方谈判立场形成微妙差异。
【协议前景分析】
尽管美伊均表露谈判意愿,但核心障碍依然存在:
伊朗现持有274.8千克60%丰度浓缩铀
美方内部尚未形成统一方案
以色列等地区盟友的反对声浪
2020大选临近带来的政治考量
观察家指出,若美方最终接受3.67%丰度标准,实质上将重回2015协议框架。但鉴于特朗普政府此前单方面退出该协议的经历,谈判双方在履约保障机制上的博弈或将决定本轮谈判成败。